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队伍建设 - 组织社团 - 研究生科学技术协会 - 正文
[研科协]科学研究方法论坛——从金属3D打印到3D制造

来源:麻痘miya忘忧草一区研究生科学技术协会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17-04-21 编辑:王芳

2017年4月18日(周二)晚七点,由研究生工作部、校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研究生科学技术协会承办的第178期科学研究方法论坛“从金属3D打印到3D制造”在主校区图书馆B501学术报告厅成功举行。这次讲座我们有幸邀请到了机械学院的张海鸥教授,张教授是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数字化制造工艺方向学术带头人,现任二级教授。张教授为我们介绍了3D打印与传统制造模式的起源与现况,同时就二者各自的优劣做了详细的陈述,然后向同学们展示了他们团队主导研发的铸锻铣一体化3D制造锻件技术以及相关技术应用,让同学们对这将金属铸造、锻压技术合二为一的原创性技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领悟,同时对该技术的具体应用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了解。

图1:积极来听讲座的同学们

首先,张海鸥老师以详细的个例为我们介绍了一下金属3D打印的起源,接着向同学们讲述了3D打印历程和当前状况;在了解完这些基础背景后,张教授在工艺流程、环境污染、性能成本、难易程度等多方面将3D打印模式与传统制造模式进行了详实细致的比较,生动形象地为同学们表述了3D打印模式与传统制造模式二者各自的瓶颈所在,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与掌握这两种模式的优缺点。

图2:悉心讲解的张海鸥教授

图3认真听讲座的同学们

随后,张海鸥教授又为同学们介绍了他们团队主导研发的铸锻铣一体化3D制造锻件技术,该技术改变了长期以来由西方引领的“铸锻铣分离”的传统制造历史,实现了首超西方的微型边铸边锻的颠覆性原始创新,大幅提高了制件强度和韧性,以及构件的疲劳寿命和可靠性,目前该技术已用于制造我国新型战机挂件、高铁辙叉等多项支柱产业领域及大型先进尖端武器装备领域。这段介绍深深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不仅提高了我科学子对于科研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时还点燃了同学们内心深处为国争光的渴望之火。最后张海鸥教授就3D技术发展趋势给出了自己的展望:1、3D制造是中国创新的绿色短流程制造新模式,将成为中国制造2025标杆成果!2、3D制造制造方法顶层变革,将带来设计、材料、工艺、检测、装备一系列要素变革并促进传统工业转型,形成中国制造新的技术群、产业群、市场群,是中国制造超越西方的战略机遇!

具体的讲解结束后,接下来就到了观众们的提问环节啦,同学们在听报告的过程中也是认真做笔记,并且把自己不懂得内容及时记录了下来,同学们就自己的专业以及在听讲过程中产生的一些疑问向张海鸥教授提问,现场提问的时候同学们非常地主动,而张教授也是非常耐心地为近十位同学答疑解惑;除了同学们,现场还有我校电气学院磁约束核聚变专家,高功率脉冲电磁技术专家,我国核聚变和大型脉冲电源技术的主要开拓者潘垣院士和张教授就3D打印技术专业问题进行了热烈地探讨。

图4:为母校学科建设无私奉献的潘垣院士

图5积极提问的同学们

图6报告结束后留下来耐心回答每位同学的张海鸥教授

报告结束后,很多同学依旧留下来与张海鸥教授进行沟通交流,及时提出自己的困惑和想法,张老师也是非常热情地与同学们单独交流经验。伴随着同学们的离场,研科协科学研究方法论坛第178期讲座也圆满地画上句号。

图7嘉宾课题组与工作人员合影留念

最新发布